フォト
2023年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無料ブログはココログ

« 過半数組合の証明 | トップページ | 牧久『昭和解体 国鉄分割・民営化30年目の真実』 »

2017年7月 8日 (土)

走得太快的中国非正式雇佣问题@聯合早報

Zb_logo シンガポールの中国語新聞『聯合早報』に、拙文が載ったようです。

http://prd.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70706-776849 (滨口桂一郎:走得太快的中国非正式雇佣问题)

中身は、5月に開かれた日中雇用労使関係シンポジウムの感想、というか、その時の本ブログのエントリのコメント欄でのやりとりを膨らませたものです。

http://eulabourlaw.cocolog-nifty.com/blog/2017/05/post-5962.html (日中雇用・労使関係シンポジウム(再掲))

同じシンポに出席された梶谷懐さんも『東洋経済』にエッセイを書かれています。

http://eulabourlaw.cocolog-nifty.com/blog/2017/06/post-b911.html (新たな労働問題に悩むシェアリング経済先進国@梶谷懐)

というわけで、このトピック、結構使い回しされております。

今年5月20日至21日两天,笔者出席了日本明治大学举行的“第三届日中雇佣及劳资关系专题讨论会”,并就日本非正式雇佣的历史做了报告。来自日中两国的20多位研究者参加此次专题讨论会,进行了热烈活跃的讨论。然而,其间笔者却有一种很不相容的感觉。

在讨论会上,包括笔者在内,日本出席者把讨论的焦点对准了临时工、派遣劳动者等传统的非正式雇佣形态。日本出席者论述中国非正式雇佣问题的报告,也提到农民工户籍区别和战前以来承包劳务供应的“包工头”,让两国非正式雇佣问题有共通之处。中国出席者的报告则基本上关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这一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新型非正式劳动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日中对此问题的认识差异呢?

或许其中一个答案是,在数字技术就业新形态的发展上,中国已远远走在日本的前头。在日本,除了极少一部分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尚未解除对优步(Uber)的禁令。反观中国,除了优步,中国自行创建的“滴滴出行”等,早已在私人出租车共享经济领域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讨论会上出现的日中差异,似乎是先进的中国对比落后的日本。

不过,正如日本出席者所指出的,农民工和包工头这种传统的非正式雇佣形态,在现代中国依然是深刻的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缺乏像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维护权利的完善劳动法制,无法应对或解决整个集体劳资关系,在劳动政策上显露出极其落后的一面。

中国非正式雇佣情况远比日本先进、又极其落后,看似很矛盾,但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可以说,也正是由于法制和劳资关系未确立,中国传统的非正式雇佣情况依然广泛存在,新型的非正式劳动又无限制地迅速发展,这导致了矛盾的中国非正式雇佣情况。

过去,处于经济高增长时代的日本,曾经针对“正因为近代的东西尚未扎根,所以毫无抵抗地接受现代最先进的东西”这一命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由前几代日本知识分子所阐述的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描绘现在的中国。有这种感觉的恐怕不只笔者一人。

目前,围绕数字化新就业形态的讨论,在日本还相当不活跃,但在欧美各国和中国却相当盛行。笔者认为,在欧美和中国看似同样盛行的讨论,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在欧洲,如何把传统雇佣形态已确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集体劳资关系的框架,扩大到数字化新就业形态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主题。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和集体劳资关系,才是中国社会应该直面的真正课题。

作者是日本劳动政策研究及研修机构研究所长

« 過半数組合の証明 | トップページ | 牧久『昭和解体 国鉄分割・民営化30年目の真実』 »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書く

コメントは記事投稿者が公開するまで表示されません。

(ウェブ上には掲載しません)

トラックバック


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一覧です: 走得太快的中国非正式雇佣问题@聯合早報:

« 過半数組合の証明 | トップページ | 牧久『昭和解体 国鉄分割・民営化30年目の真実』 »